最近这段时间我读了武志红老师的《自我的诞生》。作为可能是国内最知名的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老师从“原生家庭”这个主题,延伸到“自我”这个值得一生探索和思考的主题,在这本书中分享了不少咨询中的案例,也提出了不少可反思、可实践的点。
书中花了很多篇幅讲述自我诞生的过程,这里打破书的逻辑,从“成熟的自我”角度做点总结:
一、什么是“成熟的自我”?
二、自我挣扎者的表现
三、给“自我探索者”的建议
部分总结结合了我的思考和理解,可能跟原文的意思会有些差别。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买一本来看看。
一、什么是“成熟的自我”?
武志红将自我的诞生看作一个人的生命力不断在更大的空间里伸展的过程:从孤独的自恋之壳,进入母爱怀抱、父母一起构建的家庭港湾,然后进入所在文化的社会熔炉,最终进入无限世界。
注:精神分析中,全能自恋指的是婴儿不能区分世界和自我,因此觉得自己像神一样,一发出年头,世界就会给予及时的回应。
书中借鉴了“个体化自我”、“内聚性自我”等概念来刻画成熟的自我,总体来看,成熟的自我有一下五个特征:
1.对于自我,拥有稳固的内在信念
对于一个成熟的自我来说,核心的信念包括以下两点:
“我基本上是好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尊
“我可以存活”,我可以展示自己的意志,并深信自己的意志基本可以实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我效能感
稳固的内在信念构成了自我的“向心力”,能够帮助我们抵御外部事件的冲击,支撑我们信任自己的感觉,展开我们的动力和意志。
2.围绕自我的感觉,构建起独特自我
“感觉”在“自我”中占据非常核心的位置,理性可以是相似的,而感觉是极为个人化的。成熟的自我
尊重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为别人的感受而活
培养边界意识,有能力守住自己的边界和利益
3.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能按照自己的感觉展开“动力”和“意志”
用书中的话讲,活力滋养自身,就是自信;活力流向客体,就是热情。活力体现在我们的动力和意志上,它们是感觉的延伸。
首先是“起心动念”:按照自己的感觉展开动力,包括身体的欲求、头脑的声音、情绪和情感
然后是“持之以恒”:意志是持之以恒地表达自己的生命力,在更长时间和更大空间上具有持续性
4.理性地接受一些具体的“动力”和“意志”的“死亡”
能够认识到,任何一份具体意志的生死,都只是这份具体意志的生死,而不是“我”的生死。换个角度来说,一件事情没有做成,不代表自我一无是处,这是维护自尊和自我效能感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因此,我们除了要发出动力、表达意志,也要学会在追求成本过高或者不可能实现时选择放弃。
注:在这里“死亡”在含义上类似于受挫、失败、消逝
5.能够与人、与事物建立深度关系
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来自于深度关系。成熟的自我不只是讲自我的内核,也涵盖了动力、意志与外界的碰撞,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的深度关系。
要建立深度关系就需要投入真实的感受、动力、意志,去触碰对方的真实。通过学习来掌控事物,这是深度关系的一种形式;更深入的,我们可以在与事物的互动中达到忘我,获得到高峰体验。
二、自我挣扎者的表现
前面提到了成熟“自我”的感受、动力和意志以及和外界的深度关系,而自我仍在发展,乃至仍在挣扎的个体则可能会在这三个层面遇到一些挑战。
感受层面
最常见的,我们可能会习惯认同别人的感受,渴望别人的好评,缺乏对自己边界的维护——“老好人”。
当我们否认自己的感受时,我们会习惯用思考、分析来制造安全感。这样我们离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越来越远,也就与具体的现实生活脱了节——“我就是我的思维”、“我生活无比单调,却心怀天下”。
动力和意志层面
迷信、畏惧权威,丧失了自己的动力;尤其是在与一些过于强势的家长相处时。害怕冲突,也会让我们学会掩饰乃至遗忘掉自己的意志。
久而久之,我们可能会习惯于通过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辩论,杀死自己的动力,说服自己“我并不想”。
当然,事情也可能是反过来的:我们可能会执着于一个动力,要求自己想要的事情立刻就要实现,苛求别人按照自己的要求来行事——“高自恋者”。
或者如前面所提到的,将在每一个细节上发出的动力和意志都当作“我”,将每一个动力和意志的死亡(“受挫”、“失败”)看作是对自我的否定——“焦虑感”。
二元关系中
我们前面提到高自恋者,他们可能会为了维护自己的自恋而自我封闭,将外部的信息都知觉为敌意的。
也有些人在关系中不允许自己处于控制地位,而只能让自己处于被控制的状态,只为了更好地讨好别人。又或者,为了不被“抛弃”,而不能深入构建关系。
在互动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担心表达自己的渴望或者不满所产生的张力太大,怕自己处理不好,由此带来情绪的焦虑。
三、给“自我探索者”的7点建议
1.调整自己的优先级
学会将自己放在第一优先级;衣食住行,先在生理上照顾好自己。
2.倾听和尊重自己的感受,它们会成为你动力的来源
不要一上来就去否定自己的感受,练习去体验它,面对它
可以试着去记录你自己的感受,比如写一个30天的情绪日记,记录那些让你有情绪波动的事件,增加对自己情绪的感受和了解。
3.守护你的权力,树立自己的边界
学会不含敌意的坚决,“我拒绝你,态度特别坚决,可我没有敌意”。
4.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动力
有时候我们会担心表达自己会伤害到别人,比如没有把别人的感受和利益放在首位、没有照顾别人的情绪。告诉自己“没有关系”,我们就是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更好的、不会伤害到他人的方式。
5.主动拥抱动力和意志的受挫
“伤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你越真实,越主动,劲使得越足,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会发现自己越没有遗憾。
6.“准备建立深度关系!”
将这句话当作一个发出动力和坚持意志的号角吧!
7.练习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上思考自己和当下
按照武志红老师的理论,自我终归要进入社会熔炉和无限世界。试着在更大的时间维度上,1年、3年、5年、十年、一个世纪,或者在更大空间维度上,家、社区、城市、国家、世界、宇宙,去思考自己和自己所面对的当下,会获得不一样的视角。
这些总结简化了书中的意思,是我读完之后印象最深、自己理解的逻辑。自我探索和成长是个持续的主题。准备与自己建立深度关系吧。